shubuzuo
shubuzuo

述而不作

All Posts in 2024.4


中论正义

本文探讨了中观学说的核心义理及其与唯识、如来藏思想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应成派中观与自续派中观的不同观点,揭示了其中存在的误区。文章指出,中观并非简单地遮遣名言或否定一切法,而是要在证得如来藏的基础上,领纳八识心王的中道义理,方能真正理解大乘佛教的第一义谛。作者批评了一部分大乘空见者对般若慧的误解,以及应成派中观因执着遮遣而堕入断灭论或常见论的倾向。同时,文章强调了亲证藏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七住无生忍、八识心王一切法等修证过程,才能真正理解中观类智的深意。作者最后呼吁中观学者应依种智造种论,回归龙树中论的正义,避免因执著于派别之争而偏离正道。文章结尾以对十方佛圣众的回向作结,表达了希望一切佛子速证八地如幻智的愿望。 如何真正理解大乘中观的第一义谛?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观与唯识、如来藏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修学者深思和探索。--DeepSeek

daoshi zhonglun Madhyamaka Buddhist Philosophy Tathagata garba Middle Way

安慧将第八识根本识归识蕴所摄

这篇博客探讨了佛教哲学中关于识蕴的理论,特别是安慧将第八识根本识归入识蕴的观点及其相关论述。文章引用了《大乘五蕴论》、《大乘广五蕴论》以及《宗镜录》中的经典内容,详细分析了识蕴的概念及其与阿赖耶识的关系。文章指出,识蕴作为心灵活动的核心,不仅是对所缘境的了别,更是心与意的统一表现。阿赖耶识因其能摄藏一切种子和执持身故而被视为最胜心,同时也是识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比小乘与大乘关于名色依的立场,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第八识在佛教理论中的独特地位及其必要性。最后,文章提到了成论述记对这一观点的破斥,展现了佛教哲学内部的学术争鸣。这篇博客不仅揭示了佛教心理学中深奥的识蕴理论,还引发了关于心灵本质、生命流转以及修行路径的思考。你是否也认同第八识在认识论中的核心地位?或者你认为识蕴的概念是否还有更深层的解释?--DeepSeek

study weishi liushi Buddhist Philosophy Mahayana Buddhism Vijnana Skan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