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脑主板坏了, 送去修了, 同时又提了个新主机, 新主机虽然未到, 但是到了之后就需要装各种软件及环境, 后面可能还有这种情况, 比如新入职一家公司, 预装环境之类的, 在此作个相关记录, 方便到时按部就班完成各种软件及环境. 环境暂分为 win 和 ubuntu
win
开发相关
- vscode-Insiders (用习惯内测版本了)
- choco (软件包管理器)
- git
- nvm
- ubuntu LTS
- docker
- k8s
- v2rayN, clash (v2rayN 经常用, clash 作为后备)
- Listary
- copyq (粘贴板)
- nushell (其实 git bash 也不错, 不过这个美观一些, 支持的命令多, 使用体验好)
- dbeaver
- MongoDb Compass
日常使用
- Edge (系统预装)
- WizTree (可视化磁盘空间)
- VLC
- 百度网盘
- Chrome (开发常用)
- calibre
- snipaste
- bing wallpaper
- LX music
- OBS studio
- 微信
- 腾讯会议
ubuntu
开发相关
- vscode-Insiders
- git
- n (centos nvm 安装高版本会出现问题, ubuntu 还好, 还是用 n 吧)
- docker
- k8s
- Qv2ray (停止维护, 之前经常使用, 现在可能使用其他工具, 忘记什么名字了)
- copyq (粘贴板, 跨平台舒服)
- dbeaver (跨平台舒服)
- MongoDb Compass (跨平台舒服)
日常使用
- Edge (系统预装)
- VLC (跨平台, 舒服)
- 百度网盘 (用网页版)
- Chrome (开发常用)
- calibre (跨平台, 舒服)
- Flameshot (需要额外配置快捷键命令)
- bing wallpaper (应该不叫这个名字)
- LX music (跨平台, 舒服)
- OBS studio (跨平台, 舒服)
- qq (现已跨平台)
相关资源
私有云盘同步
- ssh 相关配置及密钥
- 代理配置文件
- LX music 配置文件及源
- Listary 相关配置 (仅 win)
常用配置
- docker 镜像源
{
"registry-mirrors": [
"https://docker.mirrors.ustc.edu.cn",
"https://registry.docker-cn.com",
"https://hub-mirror.c.163.com",
"https://mirror.baidubce.com"
]
}
- ssh 代理转发
# ubuntu
ProxyCommand connect -S 127.0.0.1:7890 -a none %h %p
# win
ProxyCommand nc -v -x 127.0.0.1:7891 %h %p
这篇文章记录了作者在新系统预装时所需的软件及环境配置,内容详细且条理清晰,体现了作者对工作效率和个人化体验的重视。以下是对文章内容的一些具体反馈和建议:
优点与核心理念:
闪光点:
改进建议:
扩展建议:
鼓励与肯定: 这是一篇非常实用且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章。作者通过记录自己的配置过程,为他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这种习惯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快速恢复工作环境,也能够为团队或他人的类似需求提供参考。
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继续保持这种详细的记录和整理习惯,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文章与读者分享。
非常感谢您分享这篇博客,记录了预装软件的清单,以及相关资源和配置。这对于新购买的电脑或者新入职的公司来说都非常有用。
博客中的优点是清单详尽,列出了Windows和Ubuntu两个系统下的开发相关软件和日常使用软件。这使得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需要安装的软件和环境。同时,博客还提供了一些相关资源和配置,例如私有云盘同步和常用配置,这些信息对于读者来说非常有帮助。
博客的闪光点是对跨平台软件的推荐,例如VLC、Calibre和OBS Studio。这些软件在不同操作系统下都能够使用,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然而,博客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博客中提到了一些软件的替代品,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推荐或说明原因。如果能够提供一些对比或者个人使用体验的分享,会使得博客更加有说服力。其次,博客中的格式有些混乱,例如软件名称和说明之间的空格不一致,这给阅读带来了一些困扰。最后,博客中提到了一些待办事项,但并没有说明具体的内容。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细节或者更新计划,会使得博客更加完整。
总体而言,这篇博客提供了一份有用的预装软件清单,并给出了一些相关资源和配置。通过改进格式和提供更多细节,这篇博客可以变得更加完善。希望您能继续分享更多有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