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下术数的基本原理
- 太虚大师全集-国学
- 唯识的世界观(杨新宇) - 8 现实世界理论 1——数术学理论
- 占察善恶业报经
太虚大师全集-国学
主要篇章有 论周易
, 易理与佛法
, 流通性强, 不列内容
唯识的世界观(杨新宇) - 8 现实世界理论 1——数术学理论
摘录如下:
8.现实世界理论 1——数术学理论
在讨论科学规律时我们很清楚所讨论的是什么,因为现代人对科学理论比较熟悉,对什么是科学理论有相当普遍的共识。但在讨论易学规律时则没有这么简单,必须首先回答什么是易学规律,易学规律都有哪些,易学规律有什么特点等问题。但易学规律也不是现成总结好的,古代只有大量的易学和数术学方法,看似有很多理论,实际上背后的原理为何很少总结。所以,我们得再退一步,先对易学方法做一概述,然后再总结抽提出方法背后的基本原理。
8.1.占卜概述
从功能上可以把占卜分为占卜、推命、择时、择时空几大类。占卜是问事,推命是问一生或一个长时期的命运,择时是选择吉时,择时空是在一定时间选择一定空间位置或方位。占卜和推命是被动性的预测,择时择时空则是操作性的。这些功能对应了人们常见的几种需求,实际上这些方法就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设计的。
对同一需求可以采取不同的原理和技术满足,所以仅仅从功能或需求分类太表面,研究者更关心的其实是方法背后的原理。从研究的角度看,更合理的是按原理分类,原理相同但功能不同的方法归为一类,功能类似但原理不同的方法为不同类。
占卜所依赖的原理大致有以下几种。最经典的是八卦象数理论,通过占卜取卦,根据卦配象论断事物,其代表是周易和梅花易数。其次是干支五行理论,气机按干支五行的规律循环变化,通过气机生克制化的关系论断事物,其代表是五运六气学说和四柱学。干支五行理论和八卦理论属于不同的体系,但后来有些占卜方法把二者综合起来运用,其代表是纳甲筮法。星神加临理论和干支理论比较接近,在推算星神的运行规律时也常常用到干支,有些神将还以干支命名,但干支是一种抽象的总体运行的力量,而星神则是具体化的、众多的,二者还是有很大不同。星神理论后来发展出非常丰富的方法,典型代表如九宫八风术、奇门遁甲、紫薇斗数等等。
8.1.1.八卦象数理论
8.1.1.1.周易占卜
最经典的八卦占卜体系是周易。用蓍草或摇铜钱的方法得到六爻,其中又有若干变爻,变后成为另外一卦。综合本卦和变卦就可以进行论断。
易经论断的基本方法有几种。最简单的是根据易经的占辞来判断,得到一卦后查易经相应的条目,看卦辞和变爻的爻辞,根据卦辞和爻辞来判断吉凶。缺点是易经卦辞含盖范围有限,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不够用。还需要有一套论断方法,以便根据具体问题灵活论断。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爻位和阴阳刚柔论断。《易传》曰“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是以初爻作为事物的开始,上爻作为事物的终结。又说“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爻位二四为偶为阴,三五为奇为阳,故曰同功。二三在下为贱,四五在上为贵,故曰异位。第五爻为阳为贵,如同君王,其它各爻根据与五爻的关系而定远近,故曰“二多誉,四多惧,近也。”爻位的本末、阴阳、上下、远近定下后,再把阴阳爻赋予一定性质,阳刚阴柔、阳动阴静、阳尊阴卑、阳代表君子阴代表小人等等。基本原则是爻位的性质和爻的性质相合为当位,不相合为失位。一卦总体的吉凶则要综合各爻的情况判断。易经的卦辞和爻辞主要是用这种方法论断。这种方法和儒家的伦理思想相配合,很受儒家推崇,认为玩味易经可以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但作为一种占卜方法还显得过于简单,难以对复杂的事物做论断。
第三种方法是卦象法。《说卦传》中列举了大量卦象,如八卦配动静:“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八卦配身体器官:“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八卦配亲属:“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以上是最主要的,还有八卦配万物:“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旉,为大途,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 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卦象论断的方法是把一卦分为上下两卦和中间两个互卦,变卦也可同样分解。再根据所占卜的事情,选择适当的卦象进行论断。这种方法可以把论断范围扩展到各种事物了,缺点是卦象太多,在具体论断时难以取舍。
8.1.1.2.梅花易数
北宋著名易学家邵康节所创的梅花易数对周易占卜有所发展。首先是提出了先天卦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如看到一字,把字分为左右两边,分别数出笔画,就构成了一卦。这样一来,有数就有卦,可以方便的起卦占卜。总笔画数加起来除六,余数就是动爻。这样起卦每卦只有一个动爻,一共只有 384 种组合。而周易占卜有 64 卦,每卦又都可能变成任意一卦,故有 64×64=4096 种情况。相比之下,梅花易数要比周易占卜系统简单,在论断复杂事物时难免不够精细。
但只有一个动爻的结构却使梅花易数在论断时比较方便。梅花易数以上下两卦中不动的一卦为体为问卦之人,以动爻所在之卦为用,为问卦者所面对的环境或他人,以动后所变之爻为变,代表事情未来发展方向,以两互卦为辅助,代表相对次要的环境因素。这样五个卦就形成一定的结构,这是梅花易数论断的基础。
最简单的论断方法是以八卦配五行,“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坎水、离火”,再根据各卦对体卦的生克关系论断吉凶。这种论断方法不见于《易经》,但并非凭空创造出来的,它是《易经》卦象论断方法的合理发展。因为,八卦配五行其实也是一种卦象,和其它卦象没有本质不同。但由于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关系,故根据这组卦象能建立一套通用的论断方法。所以,这种论断方法本质上是卦象论断法的一个特例,是从复杂的卦象论断系统中抽出的一个相对简化且通用性很强的子系统。这种方法是邵庸最早在书中介绍出来的。
用五行生克断吉凶非常方便,但在需要更精确的信息就不够了。这种情况下梅花易数还是采用卦象分析的方法,和传统周易占卜相同。
总的来看,梅花易数是从周易占卜体系中简化出来的一个精致的子系统,非常方便实用。同时,通过剖析梅花易数还可以使我们对周易占卜体系有更深的理解,并进而开发出一些新方法。可以说梅花易数为易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还有一种占卜论断方法是纳甲筮法,它是一套非常精致的分析论断体系,与周易和梅花易数的论断体系都不相同。其特点是综合了周易、五行、干支和星占的方法,放到后面讨论。
8.1.1.3.三才八阵
周易根据卦象断卦方法比较粗糙,存在很大主观随意性,占卜需求的内在逻辑要求其标准化精确化。汉代产生的纳甲筮法完成了占卜方法的系统化,把五行、天干、地支都纳入到八卦中,但已经和原始的周易有很大不同。梅花易数把纳甲的大量内容舍弃了,但仍然用五行,和周易原初面貌也不相同。是否存在一种既保留了原始易学的思想,又体系严谨应用方便的占卜体系?三才八阵接近这一目标。
邵康节所用的先天八卦数为陈抟所发扬,陈抟在当时肯定已经认识到汉代以来的纳甲筮法偏离了原初的周易,希望按照原始易学思想创造出一种实用价值和纳甲相当甚至更优的占卜体系,结果创造了纯用象数不用五行生克的三才八阵体系,简称三才卦。但他意识到自己创造的占法和当时通行周易及纳甲体系差别太大,“宣而广之,或有祸殃。秘而传之,永保灵光。”决定不公开宣讲,而是秘密传授给一个弟子,以后每代只传一人,直到 1995 年,距陈抟创三才卦千年之后,才由第三十二代传人曹玉清根据陈抟“千载而后,乃得发扬”的遗训公开出来。
三才八阵用上中下三个卦,9 爻,共 512 种组合。继承了周易根据爻位和爻性相和与否断吉凶的方法,9 个爻位奇数为阳,偶数为阴,阳位阳爻、阴位阴爻为得,反之为逆。
列出 9 个爻位的得与逆之后又怎样解释呢?在这里陈抟有很多发挥。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两类玄机数:第一类三组,一二三爻看地利、四五六爻看人和、七八九爻看天时,这是三才卦的大局;第二类三组,一四七爻看财运、二五八爻看身运、三六九爻看官运,这是三才卦的分解要领。每组三爻中两顺一逆为有得,两逆一顺为有失,三爻全顺大吉,三爻全逆不利。
更复杂的办法是把每个爻位赋予一定属性,用“河图定数,洛书定位”的方法。根据古河图:
九 | ||
四 | ||
八三 | 十五 | 二七 |
一 | ||
六 |
一与六为太阴数,生成两卦地与山,地得一,山得六。二与七为少阳数,生成两卦水与风,水得七风得二。三与八为少阴数,生成两卦雷与火,雷得八火得三。四与九为太阳数,生成两卦泽与天,泽得四,天得九。形成地一、风二、火三、泽四、山六、水七、雷八、天九的象数。这是河图定数。
三才卦九个爻位,每个爻位对应一数一卦,中间 5 不对应八卦,代表问卦者。爻位配上八卦就可以具有更多含义。三才卦在周易卦象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提炼,总结出地配产、风配运、火配势、泽配利、山配功、水配时、雷配威、天配权八个最重要的卦象,代表人生面临的八个方面问题,八个爻位分别代表了这八个方面,8 个爻位的得失就代表了 8 个方面的得失。如得权失权、得产失产、得利失利等等。中间 5 爻代表问卦者,具有主动性。第 5 爻为阳可化解阴爻之逆,为阴可化阳爻之逆。这样每个爻位就有了得、失、失而可化三种情况。
此外也可利用其它卦象解卦。如,天爻逆应避免航空、高空作业、独犯当权者;地爻逆避免掘地动土、触犯群众、购买房产;水爻逆避免涉江河、游泳、投机生意;火爻逆避免高温作业、防火;风爻逆避免冒风险、出风头;雷爻逆避免爆炸现场、防触电、警惕车祸;山爻逆避免登山、掘矿、伐山林、不可贪功冒进;泽爻逆避免漂洋过海、江河贩运、非分之财不可求。
还可以把八卦按河图卦数写入洛书九宫格,就是洛书定位,形成:
四泽利 | 九天权 | 二风运 |
三火势 | 人 | 七水时 |
八雷威 | 一地产 | 六山功 |
根据此图形成八组玄机数,一八六功威助产,八三一产势助威,三四八利威助势,四九二权势助利,九二四运利助权,二九七运功助时,六七一时产助功。这些关系与社会实际情况十分吻合,揭示出古今不变的世之常理,可以为解卦启发思路。
另外有一种小卦解法。针对家庭、婚姻、失物、行人、疾病等具体问题,权、产、运、威、时、势、功、运等易象无法对号,因此称为小卦解。小卦解主要看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四组卦象的顺逆关系,天地权产代表诸事本身、水火时势代表助力、风雷运威代表忧喜、山泽功利代表名利。相对两爻都顺为合,都逆为逆,一顺一逆为争,一顺一逆而可化为平,两爻都逆而可化为化。合则诸事易成,逆则诸事难成,争则有成有破,平则坏事变好事,化则无害。
从上面介绍看,三才卦的基本原理还是周易的爻位与爻性相合相逆论吉凶,其主要发展在于给每个爻位配以一定属性,占断的思路就打开了。而爻位配属性还是利用八卦卦象,这样就完全用八卦象数构建了整个体系,纯用易象不用五行生克。
但三才卦也有缺点,第一,如果说京房易学纳干支五行入易,三才卦就是纳河图洛书入易,也不是纯粹的周易体系了。对此可以辩护说,《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说明河图洛书与八卦的关系很密切,援河洛入周易也自有其依据。但九爻法和六爻法比实在太另类了,而所以用九爻又因为八卦配河图数的需要。可以说,纳河图洛书入易的代价是变六爻易为九爻易,这个变化太大了。
三才卦第二个缺点是没有考虑动爻。梅花易数每卦一个动爻,一共有 384 种组合,周易占卜有 64 卦,每卦又都可能变成任意一卦,有 4096 种情况。三才卦比周易多了三爻,有 512 种情况,但由于没考虑动爻,实际组合数并不比梅花易数多多少,比周易占卜还少很多。所以,三才卦体系也还是不太完美。
受三才卦的启发,如果把周易六爻和八卦对应,配以相应属性,应该也可形成类似的占卜体系,而不用九爻也更符合周易,这应是周易体系发展的方向。六爻位和八卦不能刚好相配也没关系,可以不配坎离二卦,其余六卦配六爻,所谓“二用无爻位,周行于六虚”。
8.1.2.干支五行理论
8.1.2.1.运气学说
干支推算体系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
《内经》五运六气学说可以推算每年的气候特征和疾病流行情况。五运、六气随甲子周期轮转,可以根据甲子周期表的干支年号推算。天干化五运:甲己化土运,乙庚化金运,丙辛化水运,丁壬化木运,戊癸化火运。六气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天地各有六气,而天地之气又有阴阳匹配的关系,天气为阳则地气为阴,天气为阴则地气为阳,且少阴与阳明、厥阴与少阳、太阴与太阳两两相合。每年上半年天气主之,称为司天,下半年地气主之,称为在泉。地支配六气: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根据天干化五运地支配六气的关系,可以推算出每年的运气。
地支配六气之外,还有地支配五行的关系,称为岁会。为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亥子水、辰戌丑未土。五运、六气、岁会三者综合起来可以判断每年的气候和疾病情况。判断时有三类重要格局。
第一类是大运之气偏盛偏衰。五运有太过不及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年,阳干年主运气太过,运气太过则运气偏盛且时令先至。天干为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年,阴干年主运气不及,不及则运气偏衰且时令后至。判断运气偏盛偏衰除了要阳干年阴干年之外,还要考虑运气合参,即由大运及司天之气的五行生克关系而定。如大运虽为太过之年,如逢司天之气相克,则太过之年可变为平气;大运不及之年遇司天之气相生或相同也可转化为平气之年。如司天之气不能制约本气,则会出现运气偏盛偏衰。偏盛则本气太盛而大行,相应脏腑受影响。偏衰则运气不及,相应脏腑也受影响。
第二类根据司天、在泉之气的胜复郁发判断。司天在泉之气常为淫盛之气,司天胜气司上半年发病情况,在泉之气影响下半年发病,除出现本气过盛外还会出现所克之气被克伐的情况。
第三类重要格局是运气同化。运气同化有三种情况:1、大运与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的年叫天符年。2、大运与岁支的五行属性相同的叫岁会年。3、既为天符又为岁会的年为太乙天符年。如戊午年,戊癸火运,故大运为火;子午少阴君火司天,故司天也为火;岁支巳午还是火。三者皆为火,故火气大盛。
第三类格局是根据大运和司天之气的五行生克关系推测顺逆吉凶。气生运——顺化,气克运——天刑,运生气——小逆,运克气——不和,运气相同——天符。顺化和天刑年为顺,发病率低;小逆、不和与天符为逆,发病率偏高。
运用以上规则就可以预测每年的运气和疾病的发病情况了。
根据年干支推算的运气是每年变化的,为客运客气。此外还有主运主气,是每年固定不变的。每年大寒 → 春分 → 芒种 → 处暑 → 立冬,分五个阶段,每一阶段 73 天零 5 刻,分别由木 → 火 → 土 → 金 → 水主司,是为主运五步。又以风、热、火、湿、燥、寒六气分司一年六步,每步 60 天零 87 刻,由大寒 → 春分 → 小暑 → 大暑 → 秋分 → 小寒分别为木 → 君火 → 相火 → 土 → 金 → 水主司,是为主气六步。另外,中医还有四季配五行也很常用,春配木、夏配火、秋配金、冬配水、四季末十八天配土,和岁支配五行的次序类似。主运主气加上四季配五行可以说明一年内气候的变化规律,这就把推算的时段由全年细化到了十几天到几十天。
还有大运或中运也是管一年内的运气变化,也是把一年分为五阶段,但和主运不同,不是每年固定不变的,而是和客运有关。其次序为,甲己年:土、金、水、木、火;乙庚年:金、水、木、火、土;丙辛年:水、木、火、土、金;丁壬年:木、火、土、金、水;戊癸年:火、土、金、水、木。综合起来,大运是以十年为一周期变化,和客运的变化周期是一致的,可以看成是客运的因素在一年之内的细化。
主运主气以年为周期变化,客运以十年为周期变化,中运也以十年为周期变化,客气以十二年为周期变化,客运和客气合起来以六十年周期变化。可以这样理解,主运、主气和四季配五行以及客运、客气和岁支,分别代表了两个层次按不同周期变化的抽象力量,在每个层次上这力量又分为运、气、岁支三类,分别按不同周期运行。综合每个时段这种抽象力量的运行状态,就可以判断该时段的气候和发病情况。五运六气学说又比较重视运和气,相对不重视岁支。
8.1.2.2.择日
运气学说的自然发展是在时间上更精确、在内容上更丰富。解决方法是在年干支的基础上增加月日干支,就可以推算每一天的情况了。时间信息变多也为推算复杂事物提供了条件。五运六气只推算气候和疾病流行情况,描述这些需要的信息量很小。而有了大量时间信息就可给出信息量更大的论断,可用于推断复杂的人事吉凶,以便于趋避。数术学的这种应用称为择日。
这一方向的典型代表就是黄历。黄历把推算时间精确到每一天,把推算范围扩展到宜出行、忌动土之类众多事物,当然推算方法也更复杂。黄历的编制方法不完全相同,最常见的是使用星宿和神煞观念,这在运气学说中是没有的,后面在介绍四柱学说时解释。
择日术在原理上有一定道理,而黄历这种形式又简单实用,故一度曾经非常流行。但择日的结论是概率性的,只是说有吉凶趋势,而不能说这一天一定会有吉凶。而且实际推算起来很难保证完全准确,再加上各种黄历编制方法互有出入,又有一些人僵化的理解,把概率性的吉凶趋势当成生活教条,最后又使很多人对此评价不高。其实,如果能有较好的推算方法,并正确的理解其性质,则择日术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8.1.2.3.四柱推算体系
四柱预测是数术学的典型代表,而仔细分析起来,四柱推算方法和运气学说其实非常相似。四柱中使用的推算方法在运气学说中基本上都有了,只不过运气学说简单,四柱学说复杂。可以把运气学说看作是四柱之类复杂推算体系的雏形,并参照它理解四柱等复杂学说。
第一,运气学说只用了年干支,而四柱推算要用到年月日时四个干支,信息量和复杂性都高了。四柱中的年干支和运气学中推客运客气的年干支完全相同。月干支是根据节气把一年分成十二个月,从立春开始每两个节气算一个月。这样划分实际上没有用到月球周期的信息,只是对年周期的细分,类似于运气学说中的主运主气。主运主气把一年分成五阶段和六阶段,而月四柱把一年分成十二段,并且把五年六十段合成一个大循环,显然比主运主气的划分精细多了。年干支和月干支都是从自然年周期来的,把同样的原则运用于自然日周期,就可以得到日干支和时干支。这样就得到了四个干支,四柱就是指这四个干支。
第二,运气学说中的天干化五运是甲己化土运,乙庚化金运……,而四柱中的干支配五行是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十二支配五行也不同于六气,而是和岁支配五行相同。干支配五行的方法不同,说明二者所关注的力量是按不同规律运行的,是不同的东西。按运气学说的规律运行的那种力量和气候、疾病的关系密切,而按四柱运行的力量和人的命运关系更密切。
第三,运气学说只关心当时的气候,而人的一生要经历很长时间,需要推算一生各个阶段的命运,这就有了一些运气学说中没有的方法,推大运和流年。流年较简单,就是根据以后每年的干支和日干的生克关系,推算当年的运势。大运比较复杂,方法是先算起大运年龄,从出生之日到下一个节气的天数除三,所得之数就是起大运的年龄。大运排法是从出生月下一个月的干支排起,阳年男孩和阴年女孩顺行,反之逆行,每一个干支管十年。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个人的干支系统,然后根据它与日干的生克关系推算人生各个阶段的运势。四柱管一生总运势,大运管十年的运势,流年管当年运势,这样就建立了一生运势推算方法。
以上是四柱基本排法,下面讲论断。四柱学根据四柱、大运、流年论断人的命运,论断方法从简单到复杂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最简单的是根据五行生克推算人的禀气轻重。以年干或日干为本人,把别的干支对日干的生克综合起来就是人的禀气轻重。运气学说与此完全类似,运气学说把天干作为一年气候的代表,以天干为中心,根据司天与岁支之气与天干本运的关系判断气候。差别只不过是四柱考虑的生克关系更复杂些而已。
其次,单纯的五行生克只能推算人的禀气轻重,不能推算复杂的人事现象。而四柱学最重要的推算人的命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四柱学发展了一套“表象”方法。年柱代表祖上及父母,月柱代表兄弟姐妹,日干代表本人,日支代表配偶,时柱代表子孙,根据其它干支对它们的生克关系论断本人及亲属的命运。这种表象方法和易经中以六爻位置代表一定表象的方法类似。运气学说只预测总体气候,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表象。这是第二层次的论断方法。
再次,四柱学还把五行生克关系进行了扩展。干支之间天干相合、天干相克关系,地支之间有相刑、相冲、相破、相害、三合、六合等多种关系,天干对地支有十二长生关系。有了这些更丰富的关系,就可以更精细的论断四柱所代表的亲属情况了。这些应该属于第二层次的完善,因为第一层次个人禀气的推算也可以用类似方法丰富完善。
再次,为了给出更精确的人事预测,四柱学又发展了一套“十神表象”,术语称为用神。把天干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转化为“十神”,以日干为本人,生我者为正印偏印,我生者为伤官食神,克我者为正官偏官,我克者为正财偏财,比和者为比肩劫财。偏正关系根据阴阳来定,如阳干甲木,甲比肩,乙败财,丙食神,丁伤官,戊偏财,己正财,庚偏官,辛正官,壬偏印,癸正印。阴干乙木则和甲木相反。其余各天干类似。再以十神配一定表象,印代表外在助力(“贵人”)、心理的寄托(精神或宗教信仰)、母亲、老师等;官代表职位、名誉、权力、诉讼、事业竞争、上司与外敌、丈夫或男友等。财代表财产、金钱、父亲、婚姻、妻子或女友等有关。食伤代表理想追求、计划、文学写作、技术、公共关系、迁移调动以及子女、学生、下属、性欲等。比劫代表本身的事业、思想言行、决策、健康安全以及兄弟姐妹、同学、同事、朋友等。可以看出,十神表象和易经中的八卦表象理论非常接近。为了应用十神表象,四柱学还发展了地支遁藏天干的理论,以便把地支转化成天干,统一用十神的方法论断。这样,四柱学就可以对更复杂的人事进行论断了。这是第三层次的论断方法。
最后,四柱学中还有神煞说,常用的有天乙贵人、太极贵人、天德贵人、月德贵人、三奇贵人、文昌贵人、魁罡贵人、国印贵人、学堂词馆、驿马、华盖、将星、金舆、金神、天医、禄神、拱禄、天赦、天罗地网、羊刃、亡神、劫煞、灾煞、勾绞煞、孤辰寡宿、元辰、空亡、十恶大败、咸池、孤鸾煞、阴阳差错、四废、披麻、吊客、丧门、红鸾、天喜等等。每种神煞都是干支组合形成的一定格局,如天乙贵人口诀:“甲戊庚牛羊, 乙己鼠猴乡, 丙丁猪鸡位, 壬癸兔蛇藏, 庚辛逢虎马, 此是贵人方。”就是说日干为甲者,地支见丑、未为天乙贵人。每种神煞又有特定的性质,如文昌贵人主聪明文雅,魁罡贵人主声宏气壮、有领导才能等等。可见,神煞也可看作是一种“表象”,只不过“十神表象”是根据五行生克取象,而“神煞表象”是根据干支格局取象。由五行生克总能取到十神表象,而干支格局表象则不一定总有,但一旦出现又被认为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论断上必须以五行生克为主为正,而以神煞为辅为奇。
四柱学有两个缺点。第一,虽然用了四柱八字,但实际上只有年柱、日柱和月支、时支六个独立信息,月干和时干是根据月支、时支信息推出来的。在推算时衍生信息似乎应该和独立信息有所区别,就象地支中遁藏之天干和本有的天干应该有所区别一样。第二,自然界中天然时间周期有三:自然日周期、自然月周期和自然年周期。四柱学只用了年周期和日周期的信息,并没有利用与月球周期有关的信息,所谓的月干还是从年周期来的。月球周期对人类也非常重要,如中医认为每月的塑望关系到气血的盈亏。所以,一个完整的推算体系是应该把月球周期也考虑在内的。如果把月球周期也考虑在内,则一共有六柱而不只是四柱。这样的推算体系理论上是可行的。古人不用月球周期信息可能是因为月周期的计算在古代比较困难,而且月球周期的六十周期循环该如何排起也没法确定,不能建立完整的两对干支,最多能把一月分十二段给出一个月相的地支,无法纳入统一的推算体系。
8.1.3.星神理论
8.1.3.1.九宫八风术
最简单的星占是《内经·灵枢·九宫八风》篇所载的九宫八风术,其基础为太一游宫。太一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宫是九宫,八方加中央为九宫,太一游宫就是太一在八宫中游走。“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也就是以一年的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八个节气把全年分为八个时段,每个时段太一居一个方向。冬至在北方,立春在东北,春分在东方,立夏在东南,夏至在南,立秋在西南,秋分在西,立冬在西北。太一游八宫而不入中宫,好比北极星端坐北极中宫不动,北斗七星围绕北极而转,斗柄在一年中分指不同方位。
确定了太一所处的方位后就可判断来风的吉凶以趋避。“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回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这段关于八种虚邪之风的论述对养生很有价值。
又可根据太一移宫判断气候和人事。“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人事方面,“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太一在中宫之日有变,占在吏;大一在秋分之日有变,占在将;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百姓。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官之日,病风折树木,场沙石。”仔细分析,这两种占法不过是说四立二至二分等交节日的天气对未来气候和人事有预示作用,不一定要和太一游宫联系上。但这里确实用到了一个别处不常用的信息,就是交节日的信息,因而有一定特色。在五运六气和四柱等用时间推算的方法中,交节日的特殊性没有得到体现,这一信息没有纳入计算。
太一游宫是各种星占术雏形,其中包括了星占术的三大基本要素:宫、星和游走。以后的各种星占术都是在这种基本结构的基础上丰富和完善。这一系列占算体系的共同特点是,建立一套圆盘,按一定规则转动圆盘,达到一定的格局,根据格局情况推断。
8.1.3.2.奇门遁甲
更复杂的星占术有几种发展方向,第一,太一游九宫只是把一年分成八个时段,划分的太粗,进一步发展可以把时间段分的更细,精确到每个时辰各方位的吉凶变化。第二,九宫之间不一定完全相同,也可以有性质差别,如果考虑各宫的特性可以提高论断的准确性。第三,太一只占一宫,其它宫空着,可以把神或星增加到一组,把所有宫占齐,这样就可以根据各神星的特性对各宫进行判断了。第四,这样按一定规律运行着的神星不一定只有一组,可能同时有多组力量在起作用,如果同时考虑多组神星,有可能论断得更精确。这样发展的典型代表就是奇门遁甲术。
奇门遁甲所用的神、星、门多达四组,分别按不同规律运行,再加上后天八卦方位固定不变,共有五盘。后天八卦盘固定不变、地盘三奇六丁、人盘八门、天盘九星,再加神盘。
1.底盘后天八卦方位,固定不变。
2.地盘为三奇六丁盘,三奇为:日奇乙,月奇丙,星奇丁。六丁为:甲子戊,甲戌己,甲申庚,甲午辛,甲辰壬,甲寅癸为六丁。地盘共有阳遁九局阴遁九局,每五日一变。
3.人盘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每个时辰一变。
4.天盘九星:天蓬、天芮、天冲、天辅、禽星、心星、柱星、任星、英星。也是每个时辰一变。
5.神盘:九天,九地,玄武,白虎,六合、太阴、腾蛇、直符。每个时辰一变。
四层盘的运动利用了洛书九宫的次序,规律相当复杂。按照这套规律推演,每个时辰形成一局,一共有 1080 种独立的局。排完后再进行论断。
论断的基本方法是以三奇六丁、八门、九星、八神分别代表一定的信息,通过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决定各个方位的吉凶。此外,还有很多种吉凶格,如天遁、地遁、人遁、风遁、云遁、龙遁、虎遁、神遁、鬼遁等吉格,和青龙逃走、白虎猖狂、朱雀投江、腾蛇夭矫等凶格。如天遁就是天盘丙奇、门盘生门、地盘丁奇。百事生旺,利行军、打仗、上书、求官、经商、婚姻等。其它吉凶格类似。
还有人用奇门遁甲来占卜。基本方法是取用神,也就是用一定的星神代表一定的事物,通过五行生克来论断,如天芮星代表疾病,玄武神代表盗贼等等。但由于奇门遁甲最初的设计并不是用来占卜人事,故没有一套系统的用神,对不同问题要观察不同的星、神、门,复杂而不方便。奇门遁甲最适合的还是选时间和方位,占卜和算命不是其长项。
在把遁甲用于占卜时还常常把固定的时间定局改成由占卜者随机报一个时辰,以此排盘。这样就加入了人的感应,使用了时间之外的信息,应用起来更为灵活方便。报数排盘和摇铜钱起卦的性质是类似的,相当于把奇门遁甲的星神体系当作类似易经的卦爻体系运用,易经利用卦爻体系解释摇铜钱所感应的信息,而遁甲用星神体系解释随机报数所感应的信息。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着,而且据说有相当的准确性。但遁甲体系本身最初是用来推算时间方位吉凶的,这样使用似乎不很合理。
奇门遁甲星盘的复杂性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细究起来奇门遁甲还是有缺陷的。第一,奇门遁甲推算时只使用了节气和时辰,也就是年周期中的相位信息和日周期中的相位信息,别的因素都没考虑。第二,就所用的两种信息也存在着问题。奇门遁甲把一年分为 24 节气,每节气 3 侯,一年 72 侯,每侯 60 个时辰,每个时辰一局,共有 4320 局。这样大致划分是没问题的,但如果真的把一年等分成 4320 段,则必然和时辰配不上;如果按照一日十二时布局,则 4320 局才 360 天,一年实际 365 天,总会出现闰余。这个矛盾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第三,奇门遁甲 4320 局一年一循环,每年同一时间的情况完全相同,显得过于简单了。象九宫八风术把一年八等分还可以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处理,而在精确到时的情况下,再这么简单划分就显得不太合理了。第四,前面三点综合成一点是奇门遁甲所用的时间信息太少。而作为对比,奇门遁甲的潜在组合数又非常多。奇门遁甲分五层盘,底盘八卦方位不变;地盘三奇六丁分阳遁九局、阴遁九局十八种排列;人盘八门排列顺序固定,八方共有八种排列;星盘 8 种排列;神盘阳遁阴遁顺序相反,有十六种排列。共有 18×8×8×16=18432 种潜在组合。而从时间信息的角度只有 4320 局。实际使用的时间信息比潜在组合所能容纳的信息少,使星盘结构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是一种很不合理的安排。第五,实际使用的独立局数比时间信息所包含的局数还少,因为一年当中同一局会多次使用,所以实际只有 1080 局。每一局的信息量决定于总局数,总局数少就限制了奇门遁甲论断的精度。作为对比,梅花易数共 384 种情况,周易占卜有 4096 种情况。纳甲筮法的卦数也是 4096 种,但它又考虑了时间,使组合总数扩大了很多倍。四柱中,年日两柱是独立的,有 60 种可能,月时只有 12 种可能,共有 60×12×60×12=518400 种组合。可见,遁甲 1080 局,用于取时间方位和普通占卜还可以,如果要用来推算命运或比较复杂的事情则显得不足。第六,奇门遁甲的五层盘在推算时很复杂,特别是把各层综合起来判断很麻烦。而简单计算可知,即使减少一层盘也完全能排出 1080 局,比如去掉神盘,也还有 18×8×8=1152 种组合。也就是说有一层盘基本上没起作用,只是增加了综合判断的复杂性。
改善的办法,要么把五层盘减少,要么推演方法进行改进,使用更多的时间信息。但如果减少盘数就不是奇门遁甲了,有些其它的星占方法就减少了层数,如紫薇斗数。增加时间信息比较合理,比如,可以把年甲子、日甲子或月球周期考虑进来,使用的时间信息变多,不会僵化的每年一循环。但怎么增加又是复杂问题,两千年来一直没有解决。
8.1.3.3.紫薇斗数
从起源上看,推算奇门遁甲的最初作用是推算吉凶方位,推算人事不是长项。要把星神推算的方法用于占卜人事,比较好的办法是把地盘方位转化为命盘,把空间方位变为事物,由星神在真实空间排列变为在抽象空间中排列。抽象空间不受八方的制约,所以还可以增加每层的个数,以适应复杂的人事占算。同时,还可以增加时间信息而适当减少层数以减少组合数,既降低推算和综合分析的复杂度,又使占算体系更合理。这样发展的代表是紫薇斗数。
紫薇斗数的基本格局是天地人三盘。地盘十二地支不动。人盘是十二宫代表人生的十二个方面,命宫、父母宫、兄弟宫、夫妻宫、子女宫、财帛宫、疾厄宫、迁移宫、奴仆宫、官禄宫、田宅宫、福禄宫。天盘十四星,紫微星、天机星、太阳星、武曲星、天同星、廉贞星、天府星、太阴星、贪狼星、巨门星、天相星、天梁星、七杀星、破军星。人盘和天盘各按一定规则推演,可以根据人的出生年月日求出。整个命盘又分金、木、水、火、土五种局。此外还有若干次要的星,不太常用。人盘、天盘和命局的推演规则相当复杂,就不介绍了。
命盘求出后,要看人某方面的命运,就看有哪些星照临对应的命宫,同时参考地盘位置。各星的性质不同,各星照临不同宫的效果也不同,同样的星和宫落在地盘不同位置效果也有差别。综合三盘就可以判断人生各方面的情况了。紫薇斗数也可就一事占卜,起盘的方法一样,问何事就看何宫,论断方法大同小异。
紫薇斗数推算体系非常有特色。首先,遁甲只使用了年周期和日周期中的相位信息,四柱使用了年月日时的干支,但其中只包括年日周期的序列和相位信息,而不包括月球周期的信息。而紫薇斗数同时使用了年干支、月支、月球周期的日期、时支等几个信息,比四柱增加了月球周期信息,取消了非独立的月干、时干信息,还舍去了日甲子信息。从历法的角度看这种取舍相当有道理。唯一问题是,日甲子信息在四柱中非常重要,弃之不用似乎是一种损失。
紫薇所用的时间信息多而且取舍合理,但在推算过程中大部分信息都丢失了,最后落实到命局组合其实比奇门遁甲简单,三盘总共只有 12×12×5=720 种组合。而奇门遁甲有 1080 种实际组合,所以它的论断精度比奇门遁甲还差。斗数的优点是把各种人事因素分开排列,问什么事就看哪宫,所以论断很方便。另一个优点是利用了大量人生的相关性规律,相关性规律就是说人的命运中有些方面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确定了另一些方面的变化范围就缩小了。考虑到这些相关性,则描述一个人命运所需的信息量可以大为减少。斗数中十二宫和十四主星的安排非常合理,人生很多规律性的东西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所以,它能用比较少的组合对人的命运做较详细的描述,且有一定准确性。斗数因其难度适中,便于掌握,又有较丰富的论断,故近年来颇为流行。
8.1.3.4.纳甲筮法
纳甲筮法综合周易、五行、干支、星神等多种理论,和经典的周易占卜已经有很大的差别。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纳甲。
首先,纳甲可以理解为一种类似梅花易数五行生克论断的论断体系,只是更为精致。首先利用八宫理论装世应,就是把 64 卦分为八宫,每宫八卦。根据一卦在本宫的排列次序确定世应爻。以八卦配十天干,乾纳甲、壬,坤纳乙、癸,上下相包,震巽坎离艮兑纳庚辛戊己丙丁,象征六子生于父母乾坤之中。每一天干与六地支相配,而每卦有三个爻位,一个三爻卦又可出现在六爻卦的上下两个位置,这样就可以把每一爻配以相应的地支。这个过程叫装纳甲。再以每卦所属之宫的五行为我,各爻地支所属五行为他,按照“生我者父母,我生者子孙,克我者官鬼,我克者妻财,比和者兄弟”的原则确定各爻的六亲。这叫装六亲。最后再根据世爻和各爻地支确定卦身。经过这样的处理,卦爻被对应到地支、五行和六亲,并确定了世应和卦身,相当于梅花易数八卦配五行和分体用卦,也是一种特殊的表象。
然后在这套表象基础上论断。最简单的是以世爻代表主,应爻代表宾,卦身代表事体,根据世应爻和六亲的关系论断。对更复杂的事物可以取某爻为用神,再根据其它各爻和用神的五行生克关系论断,如测父母、师长以父母爻为用神,测后代以子孙爻为用神等等。再其次是把地支的相合、相冲、相刑、相害等关系也综合进来论断。再次是把占卜日的月日干支考虑进来,综合论断。再次根据日干装六神,把六神也综合进来论断。这样一套论断方法和四柱非常相似。
可见,纳甲和梅花易数的总体思路相近。梅花易数把内、外、互、变等卦转换成五行,再根据五行生克论断。纳甲先把各爻转换成地支、五行,然后利用干支五行之间丰富的关系进行论断,可以比梅花易数更精确。利用干支五行论断还可以很自然的把月日干支加进来考虑,使用的信息量比周易占卜更大,可以论断得更细。且干支五行体系关系丰富、论断方便,所以在实际占卜中非常实用。其缺点是只使用干支表象,而卦爻中所包含的其它表象没有使用,因而比经典的周易占卜僵化。
也可以从星神理论的角度理解纳甲。周易一卦的六个爻位相当于星盘的底盘,类似八方或地支十二宫。爻位之上装六神,六神为一青龙、二朱雀、三勾陈、四腾蛇、五白虎、六玄武。规则是甲乙起青龙,丙丁起朱雀;戊日起勾陈,己日起腾蛇;庚辛起白虎,壬癸起玄武。比如甲日或乙日预测,则初爻为青龙,二爻为朱雀,三爻为勾陈,四爻为腾蛇,五爻为白虎,六爻为玄武。六神盘之上是卦盘,每个位置都有阴阳动静等不同属性,可以把六神和阴阳动静结合起来分析。进一步还可以根据一卦求出世爻应爻和卦身爻,世代表主,应代表宾,卦身代表事体,也相当于一层盘,可以把三层结合起来论断。再进一步可以把阴阳两种卦爻解析成十二地支,等于又多了一层,可以把六神和十二地支结合起来论断。再进一步是根据地支的五行生克关系把卦爻解析成父母、子孙、官鬼、妻财、兄弟五方面分析,五方面加上卦身称为六亲。世应盘、十二地支盘、六亲盘都是在卦盘基础上求出来的,没有增加新信息,只是把 64 卦中包含的信息解析成了更容易分析的方式。然后还要考虑月建和日辰,也就是月日的干支,这是新信息,不在盘上六个位置而在盘外,对整盘的论断都有影响。
在论断时也是采取取用神的办法,以六亲、六神、世、应、卦身等分别代表某方面的事物,然后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十二地支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六神的特性关系等论断。从这个角度理解,则纳甲和奇门遁甲很相似,可以理解为一种独特的星神理论。
总的看,纳甲筮法大量吸收了干支五行和星神观念,虽然构成了非常系统的论断体系,但已经离周易越来越远了。与其如此,不如象四柱、紫薇、六壬那样干脆直接从干支、星神的角度成立新体系,何必把它们嫁接到六爻八卦上呢?从这个角度看,纳甲筮法只是保留了卦爻的形式,其实是用另一些东西替换了周易,它成功普及恰恰意味着周易本身的衰落。而且转借干支五行星神理论来断卦,虽然简单方便但应该不是最好的办法。纯正的周易论断体系,应该从象数研究出发,根据卦象和爻象的关系论断,不用五行、干支和星神,即使借用也只宜做补充,不能作为论断体系的主体。周易象数研究有大量的内容,以此形成一套系统的论断体系应该是可能的,遗憾的是没有这方面尝试,或者尝试的结果无法与干支、五行、星神体系竞争。
8.1.4.星象理论
遁甲、紫薇等理论中虽然大量使用了星象的名称,但从其推算规则看似乎和真实的星体运行没有什么关系,只是一些符号,和八卦、天干地支等符号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用来表示一些随时间变化的力量。遁甲中的九星正是这样,故八卦、干支、星象、神盘在遁甲中可以综合起来,除了推算规则不同外,不同来源的符号没有什么区别。由于这些理论中以星为名的东西实际上是一些抽象的力量,和真实的星体没有直接关系,故称它们为星神理论。准确的说应该是神秘力量理论,因其命名中经常涉及到星名,故称星神理论。星神理论其实和干支五行理论很象,只不过干支所代表的神秘力量只随时间变化,而星神理论所代表的力量还有空间变化。
除了星神理论外,还有一类星象理论是观察真实的天相来推算吉凶。比如,当火星运行到距地球很近的距离时,称为火星大冲,是一种很不吉祥的星象,常常对应了某些灾害或变故。如果太阳系几大行星连成一线对准地球,则更不吉利。再如,月亮的盈亏也和人的情绪乃至事件有关,太阳黑子活动也和很多自然灾害有关等等。还可以把事件和其它恒星联系起来,当地球运行到正对着某个星座时,则会发生相应的吉凶事件。这种星象和太阳周期、地球周期有密切关系,所以以太阳周期和日周期为基础的占卜方法也可能和这些星象有关,必须分析其推算方法是否和天体运行规律有关才能和星神理论区分。这种把事件和真实的星体情况联系起来占卜的方法可称为星象理论,它和星神理论有明显不同。
星象理论可以理解为星体发出某种力量,这种力量会影响到人事,也就是找到了一种有形体依据的力量。它似乎更接近气场和空间理论,而不同于前面几类易学理论。
西方的星占学要准确推算人出生时天空中主要行星和恒星的位置,画出天宫图,再通过天宫图来推算人一生的命运。从功能上它和中国的四柱命理是一致的,但它使用了真实的星体而与四柱学有很大差别,应属于星象理论。历史上,西方星占学曾在唐代、元代、清代等多次传到中国,但一直无法与中国本土命理学竞争,基本没有流传。估计虽然使用了真实的星体来推算,但准确率可能和星神理论差不多。
8.1.5.小结
前面的占卜理论可以分为两大类。易学、干支五行和星神理论可以算做一类,都是对应于一种无形的、按易学规律运行的神秘力量。星象理论是另一类,是随星体运动而变化的力量。
第一类理论本来又可以分为占卜和择时空两大类。占卜是以一种特殊方式获取信息,再对信息进行解释。而择时空是推算某种神秘力量的运行,以此决定时空方位的吉凶。周易是前者的典型代表,运气学说和奇门遁甲是后者的代表。前者的信息是灵活变化的,而后者是按固定规律运行的。但后来这两类理论的界限变得模糊了。占卜理论可以被用来解释时间信息,比如,梅花易术的时间起卦法,把时间变成一卦,再按断卦的方法解释。反过来,干支和星神理论也被用来占卜。第一步是从择时演化出推算命运,其思路是说不同时间神秘力量的状态是不同的,人出生的一瞬间的状态会影响到人的命运。由此发展出一套根据干支星神论断人事的方法。第二步是把这套论断方法用于占卜,比如,在某一个时间要做一件事,可以根据这个时间各种神秘力量的排布状态论断此事的吉凶。第三步是引入感应观念,时间不确定的情况下由人报一个时间,认为报出的这个时间和要问的事也会存在感应,可以按这个时间占卜事情吉凶。这样,本来是为了解决两类不同的问题而发展出的理论和方法,结果都可以同时用于两种方法。这样,就无法区分占卜和择时理论了。后来的发展中还出现了两类理论综合使用的趋势,纳甲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占卜和择时能够融合,说明它们背后的力量是相似的,这些力量及其规律是数术学的精髓。下面介绍完另外两大类数术学体系后再深入讨论这种力量。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干支理论和星神理论中对一些关键时间点的关注。如九宫八风术根据太一移宫日的气候进行占卜。其它星神理论和四柱命理也都是按节气时辰推算,节气和时辰改变前后的一段时间显得特别重要,如遁甲在节气前后所用的局完全不同。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一年 24 节气,每个节气发生的时刻和前后别的时刻相比不应有太大差别,应该是连续变化的。但在数术学中这类特殊时刻却有特殊意义,而且也确实有一定效果。类似的时刻还有每月的塑望日,一天的子午卯酉等时辰。似乎这些时辰在世界的运行过程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但在普通人理解的自然规律中根本不应该有这些现象。似乎它们涉及的世界的底层结构,对世界的正常运转很重要,但表面上又看不出来。就象音乐要分成一个个节拍,歌手在一定位置要换气或找一下拍子一样,这些节拍对世界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内行人一听就知道,但普通人不留心就会忽略过去。
占察善恶业报经
流通性强, 不列内容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数术学中的几种主要理论及其分类,特别是对易学、干支五行、星神理论和星象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作者将这些理论分为两大类:无形的神秘力量与有形的力量,分别对应于以周易为代表的占卜方法和西方星占学等基于真实天体运行的占卜体系。
文章中提到,纳甲术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占卜与择时的案例,这显示出不同理论之间的融合趋势。这种融合不仅反映了数术学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也说明了这些理论背后可能存在的共同力量或规律。此外,作者对关键时间点的关注,如节气、子午卯酉等时辰,提出了有趣的科学思考:虽然从自然角度看这些时刻的变化并不显著,但在占卜学中却具有特殊意义。
这种现象让人联想到自然界中的某些临界状态,比如物理中的相变或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作用。在数术学中,关键时间点可能就像催化剂一样,能够触发某种潜在的改变或揭示隐藏的信息。这或许暗示着数术学不仅仅是对未来的预测,更是一种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不仅梳理了各种占卜理论的发展脉络,还引发了对这些理论背后科学依据的思考。对于读者来说,这是一篇既有深度又易于理解的文章,能够帮助更好地理解数术学的复杂性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这篇博客文章对中国古代的术数学说,如奇门遁甲、紫薇斗数、纳甲筮法等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解析和评论,同时也对西方的星占学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文章的核心理念是对这些术数学说的理解和解析,尤其是对其背后的神秘力量和规律的探讨。
文章的优点在于对各种术数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使读者可以对这些看似神秘复杂的学说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这些学说的局限性和问题,如奇门遁甲的时间信息过少,紫薇斗数的论断精度较低等,这对于我们理解和评价这些学说有很大的帮助。
然而,文章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文章的结构可以更清晰一些,比如可以在每一部分术数学说的介绍之后,立即给出其优缺点和可能的改进方法,这样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住这些内容。其次,文章在对术数学说的解析中,有时过于依赖专业术语,对于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读者来说,可能会感到难以理解。可以考虑在使用专业术语时,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解释或例子,以帮助读者理解。
此外,文章在讨论这些术数学说的背后力量时,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如这些力量可能涉及到世界的底层结构,对世界的正常运转起着重要作用等。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同时,也可以考虑从更多的角度,如科学、哲学、社会学等,来分析和解读这些术数学说,以提供更全面深入的视角。